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, 2022的博文

意志力并不是改变习惯的本质

    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。但性格是什么呢?通俗地说,性格当中的主要成份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自动化、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而已。人类行为的95%都是习惯。但是我们的这些习惯中有好习惯也有好习惯,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遏制那些坏习惯了。很多人认为,改变习惯靠的是意志,不成功是因为意志力不够。事实上,要改变习惯,靠的并不是意志。改变习惯的关键不是避免刺激或改变奖赏,而是改变已经习惯的例行行为。      要改掉一个坏习惯(如:抽烟啦,吃得太多啦,酗酒,赌博,疯狂购物等等),最好的策略是首先不要养成这种习惯。我知道,说比做难。但是,预防真的是避免形成不良习惯的最佳途径。当陋习还没完全形成之前,必须消灭在萌芽状态中。预防真的很重要,如果你能做到。      然而,就像载着这么多人的火车驶离站台,已成定局一样,坏习惯已经形成,并且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。现在怎么办,当那些习惯都已经形成了?大多数人会依赖意志和动力。在我看来,这是一个“很大的错误”因为意志和动力是摇摆不定,完全不靠谱的,更别说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了。我们真的要放弃这样的想法:通过意志和动力来改变长期形成的稳固的坏习惯。从长远来看,这的确不起作用。相比之下,运用“social engineering(社会工程)”会是一个更好的策略。但话说回来,你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环境以强迫自己改变行为,形成更好的习惯吗?你的“社会工程”能帮你改变你的坏习惯么?      (到底什么是“社会工程”呢?)让我们来看一些案例。也许你有一个沙发土豆的身材,并且几乎不运动。试想下,如果你养了一条活波的大狗每天都需要散步,这么一来就会强迫你和它一起散很多很多的步。如果你正在为每天在家吃很多垃圾食物而纠结,那么就把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食物搬出房子。如果你纠结于浏览色情网站,那么就给你的电脑安装一个网络过滤软件。这些解决办法并不是完美的或说简单的,但是,如果你对你的坏习惯(尤其是那些你不能轻易改变的)设定足够多的障碍,那么渐渐地,情况将得到改善,进而改变你的坏习惯。      对于很多人来说,改变坏习惯的困难在于,他们过多地依赖动力和意志,而事实上,他们应该集中精力在“预防”和“建立社会工程”这些策略上。如...

习惯的本质

       從條件反射變化來的無條件(無意識)反射。       捆绑的比较牢靠的神经节,形成了宽敞的神经回路,不用管它,它就能根据环境自动激活。      基底神经节的自动化回路——脑回路。可以理解成潜意识行为。 理念——行为——说服潜意识或催眠它——习惯。

抽象目标和具体目标简要分析——转载

图片
抽象目标和具体目标简析 艾劲松 关注 2018.04.05 21:03:01 字数 1,011 阅读 682 很高兴今天在实践 《微习惯》 一书时,有了这篇意外的惊喜。 我们通常会给自己定年度目标,或者周目标、人生目标。我们大多目标都会分为 抽象目标 和 具体目标 。 抽象目标 :没有具体的可度量的目标。例如:我想要更健康。我想要读更多的书。我想要成为一个作家。 具体目标 :可以度量的目标。例如:每天跑步100米。每天读10页书。每天写20个字。 微目标 就是微小的具体目标。微目标将非常易于持续完成,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。建议大家学习,但这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。 抽象目标 有如下特点: 能够给予我们动力。 通过预期产生动力。 随着预期实现需要的时间和努力的增加,困难的增加,动力减弱。 预期可感知度不高,感知度不高,产生的动力持续时间将极为有限。关于 可感知度 ,这里举一个小例子先临时说明下(以后会有专门的文章解释可感知度的重要性):刚喝了一杯糖水,糖水很甜。此时大脑对糖水很甜的感知度特别高。冬天看到桂花树,8月份的桂花香还印在脑海里,此时对桂花香的感知度特别低。 例如:我要更健康。哇哦,变得更健康,那真的很不错。这就让我们有了动力去让自己变得健康,可是,究竟该怎么做呢?做多久呢?怎么才算健康呢?健康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(越是健康的人,对健康的可感知度越低)?要想变得健康得每天跑个10公里吧,这太难了。 具体目标 有如下特点: 能够让我们有明确的执行预期 执行后,通过目标和结果的对比产生执行反馈 如果具体目标实现,那么将体验到实实在在的执行成果,并产生可感知的正反馈。例如:可见的成果物、成就感、周围人的表扬、羡慕,以及自我激励。 如果持续设立连续的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具体目标,并实现目标,将形成连续的正反馈 连续的可感知的正反馈将产生远远不断的强烈动力 例如:每天做一个俯卧撑。对,每天,所以这件事情要每天都做。对,一个俯卧撑,我做完一个俯卧撑就完成目标了。OK,昨天我做完了一个俯卧撑,我完成了目标,我太棒了。今天我还能够感知到昨天完成俯卧撑时的感觉,今天我又完成了目标,我坚持了,我真的太棒了。 在理解抽象目标和具体目标的特征之后,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,我们都可以有效的合理搭配抽象目标及具体目标帮助我们实现成长。 通过设定长远的 抽象目标 明确方向、有长远的预期,使...

自我效能简介——转载

简介:「自我效能」(self-efficacy) 曾元显Yuen-Hsien Tseng, April 16, 2016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t: 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uenhsien.tseng/posts/10207128207787870 最近朋友介绍我一个在心理学、教育学、企管学颇负盛名的概念:「自我效能」(self-efficacy)。 重点摘要如下: 自我效能,简单的讲,就是:一个人能否运用自身的能力,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情、达成目标的程度。 (跟自信程度很像,但却用一个更广范的概念来包含「自信」)。 自我效能可透过下列几种方式来提高(自我效能的来源): 亲身经历成功的经验(知识、技巧、自信)。 观察别人成功的启发(知识、技巧、移植的经验)。 受到别人的激励说服(动机)。 保持自我身心的健康(心理上的意志力、生理上的持续力)。 自我效能可用在教学(运用上述四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)、自学(提高本身的自我效能)、 人事管理与制度等。 自我效能高的人,完成任务、达成目标的机会高,自我效能低的人,任务完成机率低,做不了什么事情。 一般所谓的菁英份子,大都有高度的自我效能,但不见得做出对的事情。 这跟自己设定的目标有关。 对这些人来讲,定义出好的待解问题,设定正确的目标,是最根本的问题。 对一般人或正在学习的人(中小学生、大学生、年轻人),能够随时认知上述四点, 不断的提升自我效能,容易有效的达成目标。 自我效能是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 于1977年提出的,其相关的文章已经被引用了上万次。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想到这个跟自信有点不同的概念,也不知道他如何厘清上述四个来源。 对于他的文章被引用上万次来说,根据第二点想做,我也达不了(对这任务的自我效能低), 或是我根本设定了错的目标(追求被引用上万次的惊世巨作,或是没有去解决专业内棘手的根本问题), 还是我还在过程中,尚未达到目标(嗯,希望如此)。 我相信很多学者是想解决其专业内的根本问题,但过程中被很多杂事打断,去做别的事情。 例如:为内外各类型的单位服务、照顾家庭老小、维持上述第四点(保持自我身心的健康)、 透过观察脸书动态或阅读文章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等等。 参考资料: https://en.wikipedi...

懒人如何收拾房间(适用于理科男,极简主义者)

图片
     想要结果简单,就要起点复杂。——xxx     如果你想要简化生活,就得花费时间思考如何做到。我的思路和收纳黄金法则一致:舍弃、分类与归位。 思路上分三步:  第一步:扔东西 扔掉所有无实际作用、不必要的装饰物品: 书籍花里胡哨的外封面 家里的植物、日历、春联、房间的挂饰 无用的包装盒,可能会用到的东西(大概率再也用不到)。 扔掉一年内没用到的东西 : 衣物、化妆品、厨具 你至少要处理掉现有一半的东西,如果没有那么你还是不够精要。 第二步:归类 归类物品如何存储 : 收纳尽量都用透明的置物盒、置物架,不要用柜子、带盖不透明的盒子,找东西不方便。 尽量竖直放置,不要堆叠。竖直的例子:比如书架,竖直存储,所有书的竖直的,方便查找,方便拿。 归类物品放到什么位置 : 根据方便原则,把物品尽量放到使用的场景:如洗漱用品归类到卫生间,洗衣用品归类到阳台。 常见物品分类及收纳 :(分类的依据是超市app的物品分类) 衣物: 衣物的整理关键是要分为三个阶段:未穿——正在穿——穿过待洗。 1.未穿的当然是叠好挂好放衣柜。 2.正在穿的推荐下面这种落地衣架:放房间,方便使用。 3.穿过的可以用一个脏衣篮装起来,定期清洗。 食物、零食: 厨房、吃饭厅。用专门的置物篮收纳,尽量用透明的柜子。 日用纸品清洁 置物架存放 纸类 杀虫剂 消毒水 清凉油 美妆个护: 放卫生间 医药用品 五金工具: 锤子 铁钉 电转 文具办公 电子产品 可以用五金工具盒、分隔的小抽屉、或收纳包。 第三步: 用完放回 整理的铁则是“用完放回”,不管是布局、分类、收纳都要考虑方便拿取,容易放回,否则无论怎么整理,很快又会乱掉。 例行仪式习惯———有效保持空间整洁 厨房: 每2天扔垃圾 每天晚上洗碗:攒几天一次性洗,没有每天洗来的方便,因为垃圾的积累占用心理资源,并且花的时间基本没差。 拿到外卖吃完要马上全部扔掉。 拿到超市快递先把包装全扔了,然后食品归类。 书房: 每天早上办公前收拾桌面,拿掉昨天不用的东西,剩下今天要用的东西 卧室: 洗完的衣服不要堆积着,马上放衣柜里 客厅: 不要把垃圾放在桌面 收纳设计 根据不同人的性格与喜好,收纳风格分为三种: 隐式收纳:隐藏法则,物品不外露。 收纳工具:有门的柜子。封闭的。 开放式收纳:开放式与外露,陈列物品...

如何辨别虚伪的人

https://zh.wikihow.com/%E8%BE%A8%E5%88%AB%E8%99%9A%E4%BC%AA%E7%9A%84%E4%BA%BA

心理学书单——懂的都懂

  ★心理学 【网盘】 微软网盘 BT Sync 密钥:BNZ6DOA6W577O6GUNH7C3MY6DWC6FTDQB (此密钥的使用方法,参见页面开头的“网盘下载须知”) ◇心理学 / 通俗读物 中文书名 英文书名 作者 文件类型 上传日期 备注 这才是心理学 ——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其它中文名: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——如何正视心理学 对“伪心理学”说不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(加) 基思·斯坦诺维奇 简体PDF(第10版 大字版) 简体EPUB(第10版) 简体MOBI(第10版) 英文PDF(第10版) 英文EPUB(第10版) 英文MOBI(第10版) 英文PDF(第9版) 简体PDF(第8版 扫描版) 简体EPUB(第8版) 简体MOBI(第8版) 简体PDF(第7版 扫描版) 2019-09-03 2021-02-07 2021-02-07 2020-03-15 2020-11-22 2020-11-22 2020-03-15 2015-05-11 2015-02-16 2015-02-16 2012-12-29 简介 牛津通识读本:生活中的心理学 Psychology ——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(英) 吉莉恩·巴特勒 (英) 弗雷达·麦克马纳斯 英文EPUB(第2版) 简体EPUB(第1版) 简体AZW3(第1版) 2020-03-15 2015-12-14 2015-12-14 简介 ◇心理学 / 认知心理学 中文书名 英文书名 作者 文件类型 上传日期 备注 学会提问 ——批判性思维指南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——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(美) 尼尔·布朗 (美) 斯图尔特·基利 英文PDF(第11版) 简体PDF(第10版 扫描版) 英文PDF(第8版) 简体PDF(第7版) 简体EPUB(第7版) 简体MOBI(第7版) 2019-12-03 2019-08-21 2012-01-20 2012-01-20 2013-09-13 2015-11-14 简介 影响力 Influence ——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(美) 罗伯特·西奥迪尼 简体PDF ...